会员服务>
全球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过半公共建筑国外设计
2013-10-11 13:03:50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近日,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主创建筑师肯尼斯·特纳(K enneth T urner)造访广州,在南方都市报与羊城设计联盟共同举办的“多数人城市论坛”上展示了他的经典作品
 “中国现在是我最大的设计市场。”肯尼斯·特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坦承,他的事业重心正从之前的中东转向中国,他甚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幽默地为自己“拉业务”“告诉我哪些开发商打算建超高层,我去找他们。”

  看好中国市场的国际建筑大师,肯尼期·特纳不是第一位,更不是唯一一位。现在,中国很多地标建筑都和国际建筑界响当当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央视新大楼的设计师是荷兰人、著名设计师库哈斯;鸟巢设计师是瑞士人、普利茨建筑奖获得者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广州大剧院的设计师是英国女设计师扎哈;上海金茂大厦则出自S O M事务所工程师之手……

  中国建筑学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地市级城市中,有超过一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是国外设计师设计的。而在一线城市中,有超过六成的大型公共建筑出自国外设计师之手。眼下,进入中国的国外建筑师事务所越来越多,全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九成以上在中国都有业务。

  质疑1 海外设计师为何扎堆中国?

  解密 超高层热潮引来海外设计师抢滩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庞大,非常有活力,对外国建筑师有吸引力。”阿姆斯特丹皇家美术学院教授候瀚如指出,外国建筑师青睐中国市场经济收益是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国家的建筑市场基本饱和,他们从来没有过中国这样的爆发性的阶段,现在欧洲国家最大建筑规模的城市是柏林,但中国是整个国家。”

  有统计显示,当今中国占有世界上40%的建筑量,中国城市的兴起意味着建筑的大量兴建,甚至有人这样比喻,“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工地”。而近年来各城市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热衷追求,也为国外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仲量联行近期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在中国已批的在建超高层项目有15个,其中只有4个分布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他11个分布在武汉、天津、重庆、苏州、贵阳、南京这些非一线城市。“特别是近几年,中国超高层楼建设进入了‘热潮阶段’,市场持续升温,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南京、武汉、温州、江阴等城市均已建和在建‘超高层’。”仲量联行华南区物业及资产管理部总监李灿兴介绍。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预计2015年之前建成的超500米的摩天大楼就有10栋,除高达838米的长沙“J200项目”外,还有高650米的广州钻石大厦、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588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70米的天津117大厦、530米的广州东塔……而这些“天空之城”的设计师绝大多数都来自海外。

  质疑2 “建筑怪兽”与环境格格不入?

  解密 “要赢得设计竞赛,需要夸张造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的作品在中国城市出现,一些造型奇特、设计前卫的建筑也招来很多批评,很多人认为这些建筑各自追求“新、奇、特”,忽略了整体的调整,制造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建筑“怪兽”。某些人对于外国建筑师的追崇甚至还引发了一种较为极端的评批——— 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对此,肯尼斯·特纳也承认,在中国,想要在设计竞赛中胜出,往往需要一些新奇、夸张的造型。不过,他对此并不反感,在他看来,设计行业也是服务业,业主方面需要新颖的设计,他希望这个设计从来没有见过。“业主就是我们的甲方,他们要求我们做某一方面的努力,我们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也承认,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做一个方盒子做起来比较轻松。“作为建筑师,我们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明明这个东西很好用,为什么要做一些奇怪的设计?”

  质疑3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建筑“试验场”?

  解密 设计导则不够详细,试验场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对试验本身并不反对。”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指出,建筑需要试验,就根本而言,建筑史上的每次创造都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都是一种试验,建筑师永远会面对新问题、新技术、新材料、新环境等。“但建筑试验分为物质试验和思想试验,思想试验应当先于物质试验,在以实际行动运行一种程序以前,必须在头脑中先具有这种‘程序’。建筑不像物理或化学试验,不是搭积木,不能为一个结果而做无数次的试错性试验。”

  郑时龄认为,试验场的问题,这不在外国建筑师,而在我们自己的选择。“现在不少大规模建设项目,邀请远离项目所在环境和背景的外国建筑师来设计,他们对我们的城市和文脉缺乏理解,由此导致了在一张白纸上规划历史城市的怪象。设计者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很可能伤害属于城市自身的文化认同。”

  肯尼斯·特纳建议,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来解决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问题。“一个很奇怪的建筑在一个城市的建造是没有大不了的,如果城市的规划控制得好的话,有一个奇怪的建筑也不是什么坏事。”他指出,在美国做设计,会有一些详细的设计导则,规定不能做一个奇怪的样子,这些指导原则会指引建筑师的设计,建筑师也很愿意遵循这些原则。

  国外建筑师设计费高五倍,开发商仍趋之若鹜

  外来“和尚”更会“念经”?

  作为洋设计师中国掘金大军中的一员,肯尼斯·特纳认为,邀请国外设计师来设计项目纯粹是利益的驱动,“开发商请外国的设计师做了设计,如果卖不掉或者没有办法出租,这个外国建筑师以后自然就没生意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很多项目打上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头衔,不但可以提高知名度,“身价”往往也会水涨船高,这是很多开发商热衷请国外建筑师的重要原因。

  建筑市场崇洋媚外,本土建筑师被迫披上“洋外衣”

  “同样一个建筑,国外建筑师的设计费要比中国建筑师高很多。”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美国德空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晖介绍,如果是那些有专项优势的设计,比如机场、歌剧院等,国外建筑师的设计费是国内建筑师的三至五倍,即使那些国内设计师也能做的商业项目,比如酒店这些,国外建筑师的设计费也要比国内建筑师高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王晖认为,总体而言,中国建筑师与国外建筑师的差距并不大,但国外建筑师在创新方面有优势,中国建筑师的创意欠缺一些,“可能中国建筑师在各种限制下工作惯了,自己给自己的束缚太多”。作为业内人士,王晖明显能感觉到中国建筑市场崇洋媚外的心态,“这是让很多国内建筑师最为恼火的地方,相比起建筑师的差距,中国开发商与外国开发商的差距更大”。

  王晖说,有些时候,对业主方表明自己的海外背景,工作会顺利很多,他们对于外国建筑师也更加宽容,高收入、长周期都能接受,但换成中国建筑师就不行。

  还没看到方案,就坚决要用美国公司的设计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建筑专业科班出身的保利地产广东公司董事长余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是一脸无奈地说,他感慨中国建筑师很难有自己的作品,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歌剧院是我设计的,早被否定了。”

  对这一现象郑时龄也深有感触,“有个房地产开发商在招标的时候,根本还没有看到美国公司的设计方案,就坚决地说,一定要采用美国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在所有竞标方案中,美国的设计是最糟糕的”。

  郑时龄指出,即使是国际上最优秀的建筑师,也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不能只看国籍和名气。“比如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与文脉、环境很少有呼应关系,因此很少能变成现实,而在中国她却大展身手。上海曾有一个历史建筑保护项目请她做设计,遗憾的是结果并不理想。”

友情链接